年輕不懂「沒有身分的邊緣人」街友睡樓梯間賣雜誌轉生

在人來人往的頂溪捷運站出口附近,常常看見一名面上掛著微笑,左右手中各拿著一本雜誌販售的男子,他是現年60歲的林健一,也是台北市社會局輔導轉型成功的個案,在轉型成功之前,他因為健康、經濟等種種因素,曾經過著近十年居無定所、四處漂泊的生活,對比目前雖然收入不高但卻能夠安穩度日的生活,他坦言:「那種日子過怕了!」
 
但在經歷那段艱辛的日子之前,林健一跟常人一樣,在社會上努力工作,卻因為誤交損友,無辜遭受牽累,人生因此產生了轉折,不僅讓他原本的積蓄逐漸花光,還差點面臨牢獄之災,所幸經過司法的審判之後,刑期僅不到半年,讓他能夠申請以社會勞動折抵,但這些已經足以讓他的人生產生巨變,也讓他感慨:「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!」
 
林健一說,他在國中還沒畢業就開始在外面工作,但原因不是家中經濟過不去,而是因為從小家中就是日式教育,時常會面臨父母嚴厲的打罵,加上生性叛逆,所以開始翹家,也因此提早接觸了社會,靠自己打工賺取生活費用,隨著年紀增長,也開始從事業務銷售的工作。
 
不過原本穩定的生活,卻因為誤交損友,將自己的名字借給友人公司掛名負責人,不料卻因此吃上偽造文書的官司,「那時候很呆,人家講說這我自己公司需要人掛個負責人,你只要簽個章就好了。」結果那個友人卻涉嫌賣假發票供人作假帳,自己則因為這個「沒有薪水」的負責人職位,也被列為嫌犯,還因此被通緝、判刑。
 
雖然經過調查,並沒有太多事證能夠證明林健一也有涉案,但因掛名公司負責人的關係,他還是被判處了近半年的有期徒刑,不幸中的大幸是,他能因刑期在半年以下,申請改由社會勞動折抵刑期,但這一連串的衝擊,讓他開始隱藏自己,在街頭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,也逐漸與社會脫節。
 
回想起那段日子,他說台北車站停車場、大樓安全梯樓梯間他都睡過,那真的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,「看不到明天、今天晚上度得過嗎?自己都不知道。」有時候與街友在地下街打撲克牌當作消遣,即使大家都沒錢,只能單純娛樂,有時還會被警察調侃:「你們很歡樂嘛!」他也只能回應:「我們是苦中作樂。」
 
不過後來接觸了台北市社會局,又讓他的人生出現轉機,透過社會局的「遊民工作既生活重建方案」,讓他白天上午的時間,在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擔任臨時服務人員,下午就到捷運站外販售公益雜誌,賺取生活所需,一個月下來可以有近2萬元的收入,也讓他終於可以租房子,而不用再過這種四處找地方遮風避雨的日子。

<其它廣告>

SEO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o131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